「揭秘運動高壓氧艙:科技如何重塑我們的運動經驗?」
高壓氧艙:運動恢復的革命性途徑
在體育和健身領域,高壓氧艙正迅速成為一個革命性的創新。這種先進的設備利用加壓環境和高濃度氧氣來提升肺功能和加速乳酸代謝,從而改善運動後的恢復過程。
高壓氧艙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恢復方式,不僅能夠加速傷口的修復,還能幫助運動員更有效地從高強度訓練中恢復。這項技術如何重塑運動員和健身愛好者的恢復經驗,正是我們要探討的重點。
提升運動表現:高壓氧艙的不可忽視影響
引言:除了加速恢復,高壓氧艙對於提升運動表現也具有顯著影響。通過提高身體對氧氣的利用率,這項技術能夠顯著提升運動員的耐力和表現。
這不僅對專業運動員有利,也對日常健身愛好者有益。在這段引言中,我們將深入探討高壓氧艙如何透過加速乳酸代謝和提升肺功能,來增強運動員的整體表現,從而重新定義運動和健身的經驗。
運動員的致勝秘訣:運動高壓氧艙能解決什麼?
高壓氧艙對運動傷病的快速恢復影響
對於追求卓越的運動員來說,快速從傷病中恢復是至關重要的。
在這方面,高壓氧艙提供了一種革命性的解決方案。通過在高壓環境中呼吸純氧,這種療法能顯著加速傷口修復,減少運動員的康復時間。這不僅對重返賽場至關重要,還有助於提升整體運動生涯的壽命。
提升耐力與恢復力:高壓氧艙的運動優勢
除了加速傷口修復外,高壓氧艙還被證明能顯著提升運動員的耐力和恢復力。
這種技術通過增強身體對氧氣的吸收和利用,加速乳酸代謝,從而提高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後的恢復能力。
科學揭曉:運動高壓氧艙對恢復和表現的影響
科學研究揭示:高壓氧艙在運動恢復中的作用
近年來的科學研究已經開始揭示高壓氧艙在運動恢復中的顯著作用。通過提供高濃度的氧氣,這種治療方法能夠加速身體組織的修復過程,從而減少運動後的恢復時間。
這對於減少受傷風險和提升訓練效果至關重要。
高壓氧艙對運動表現的長期影響
高壓氧艙不僅對運動恢復有即時效果,而且對提高長期運動表現也具有重要意義。透過提升肺功能和加速乳酸代謝,這種技術幫助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和比賽中保持最佳狀態。
頂尖運動員的選擇:運動高壓氧艙的實際應用故事
突破康復的界限:高壓氧艙在運動傷病中的角色
對於頂尖運動員而言,快速有效的傷病恢復是他們持續成功的關鍵。在這方面,高壓氧艙顯示出驚人的效果。
通過在高壓和高氧環境下治療,這種技術能加速傷口修復,減少運動員因傷病帶來的休息時間。
運動員的秘密武器:高壓氧艙的獨特優勢
在運動的世界裡,每一次訓練和比賽都是對身體的極限挑戰。高壓氧艙成為這些運動員的秘密武器,幫助他們加速乳酸代謝,提升肺功能,從而快速恢復並保持最佳狀態。
奧克斯高壓氧艙實際運用範例
在2023年的全運會上,我們奧克斯高壓氧為了支持運動員的表現,不惜一切困難,將高壓氧艙運送至臺南。
這次的努力獲得了運動員們極高的讚賞,讓人感到無比的欣慰。特別是對於像林昀儒這樣的頂尖桌球選手來說,「體能恢復」是成功的關鍵。
北市府近期在團本部設立了一間運動防護室,其中的亮點是專為運動員設計的高壓氧疲勞恢復艙,旨在提供他們最即時的恢復支援。
2023年十月底,林昀儒在一天內應對了七場艱苦的比賽。賽後,他分享了他的恢復經驗,指出:“在高壓氧艙中休息一晚後,第二天我幾乎感受不到任何疲勞,甚至感到非常輕鬆,這與我過去的比賽經驗截然不同。而且,因為接下來還有國際賽事,我又找了時間再次使用高壓氧艙。”
另一方面,網球選手曾俊欣也分享了他的體驗。即便往返團本部需要兩小時的車程,他仍覺得這是非常值得的。
曾俊欣說:“我之前在國外就有過高壓氧體驗。這次在更疲勞、痠痛的狀態下使用後,當晚感到身體極為放鬆,睡眠質量也有明顯提高。”
超越極限:運動高壓氧艙如何定義未來的運動訓練?
革新未來訓練:高壓氧艙在運動科學中的地位
隨著運動科學的進步,高壓氧艙正被視為重塑未來運動訓練方式的關鍵工具。
這種創新技術通過提供特殊的恢復環境,不僅加速傷口修復,還幫助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提升肺功能和乳酸代謝效率。
定義極限運動的新疆界:高壓氧艙的前沿應用
在極限運動的領域,不斷的創新和突破是必不可少的。高壓氧艙作為一項前沿科技,正在定義這些運動的新疆界。透過加速恢復和提升身體性能,它讓運動員能夠更快地超越自己的極限。
立即與我們聯絡,醫療小組立即與您線上諮詢
↓↓↓↓↓↓↓↓↓↓↓↓↓↓↓↓
高壓氧艙加速肌肉拉傷恢復效果對於追求頂尖表現的運動員來說,訓練和恢復是勝利之路的兩大重要環節。在這條路上,奧克斯高壓氧艙為您提供了一個革命性的解決方案。我們的高壓氧艙不僅是一種先進的恢復工具,更是您達到優異運動成就的秘密武器。在高壓氧環境中,大量純淨的氧氣將被身體吸收,這對於加速肌肉恢復、減少炎癥反應及提升整體身體狀態有著驚人的效果。高雄高壓氧艙廠商
不僅如此,高壓氧艙的應用也意味著您的訓練效率將得到顯著提升。增加的氧氣吸收能力使得肌肉獲得更多的氧氣,這對於耐力和力量的訓練至關重要。無論您是長跑選手渴望增加耐力,還是重量舉運動員尋求提高爆發力,奧克斯高壓氧艙都能為您提供支持。此外,定期使用高壓氧艙作為恢復手段,可以幫助您減少由於過度訓練導致的傷害風險,從而保持訓練的持續性和高效性。彰化高壓氧推薦
我們熱切邀請各領域運動員、運動科學研究人員和體育系學院來體驗奧克斯高壓氧艙的卓越效果。無論您是正在為重要賽事備戰的專業運動員,還是致力於運動科學研究的學者,奧克斯都將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聯繫我們,開啟您的專業恢復之旅,一同探索高壓氧治療在運動領域的無限可能!高壓氧艙韌帶手術後的恢復效果
整理書籍,發現一些紙已泛黃的舊書,馬克思的、黑格爾的,還有幾本文學名著。書扉上有自己學生時的簽名,并注有購書時間,1963年,1964年,1965年。看封底,有舊書店的印戳,填著打折后的書價,以今天的眼光看,便宜得不可想象。憶起當年在北京101中學讀高中,立志于思想理論,拼命在課余讀書。錢不夠,便大多光顧舊書店。到1968年底去山西農村插隊時,簡單的行李外,居然帶了皮箱、木箱、紙箱共四箱子書。那些書后來大部分送給了同村的插隊知青,小部分幾十年跟隨我到今日來勾取回憶。記得在晉南山村的土窯洞里點著油燈夜讀,還給一起插隊的知青講點哲學、政治經濟學之類。 高中時開始的經典閱讀對我有啟蒙作用。當思想打開之后,求知欲之旺盛現在想來都有點匪夷所思。當時的北京圖書館在北海公園西側,高中生憑學生證便可辦閱覽證,雖不能借書回家,卻可在閱覽室盡情讀書報期刊。我每逢周日上午必去,寒暑假則盡可能天天去,擺出架勢博覽群書,想成為思想大家。那種閱讀除擴展了思想,還鍛煉了閱讀能力。首先是速度,以有限的時間,讀更多的書,獲更大收益,這是每次閱讀的追求。再有是記憶力,要多讀當場便來不及做筆記,于是強迫自己全記在腦子里,回家后補做筆記,常常一做幾十頁,用的都是無格白紙。 高三時我的同桌姓曹,是位善良寬厚的學友。每天兩堂的晚自習,我差不多都在讀《資本論》《家庭、私有制與國家的起源》之類,按那時“為革命努力學習”的要求,在課內這樣讀太遠的課外書有些“犯規”。曹學友發現了,不止一次用眼光提醒我。終于忍不住了,極小聲地要我注重課內。我點點頭表示聽見了,仍接著看我的書。曹學友瞥瞥我便不好意思再說。現在回憶起來,他那溫和小心欲言而止的神情讓我體會到滿滿的善意。記得曹學友的父親是搞原子能的,有一定級別,家里有內部發行的《參考消息》。我那時早已不滿足于閱讀掛在教室后面的《人民日報》等,便試探著向曹學友提出請求。他只略猶豫了一下便答應了。我們那時住校,每周六下午放學便各自回家,周日傍晚返校趕上兩堂晚自習。晚自習一入座,曹學友就會從書包里拿出卷好的一周《參考消息》悄悄遞給我,我收起,又會將上一周的《參考消息》還給他。這樣交接很靜默,從未引起其他同學注意。不僅因為一個高中生在校讀“參考”有點另類,而且因為這樣隨意擴大當時算很內部的《參考消息》閱讀范圍,多少有些“違禁”。這個世界有兩種迥然不同的關系,一種,助人者總念念不忘自己的善舉,而被助者卻毫無記憶;另一種相反,助人者早忘了自己的善舉,而被助者卻終生難忘。我與曹學友的關系當屬后一種。他當年的友善我至今常和家人講起,但我想,對這些曹學友大概已沒什么記憶。 1966年夏,臨近高中畢業,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因為“文革”前的那些閱讀,我從運動一開始就保持了一點獨立審視。當時閱讀書籍與閱讀社會對我都進入一個特別時期,那是青春的閱讀。而青春的閱讀常常會有青春的伙伴。又一個同班的王姓男生成為我讀書讀社會的伴侶。在一次徹夜長談后,我們開始一同背著書包在全北京、后來去多省市搞調查,書包里裝著馬列毛著作和其他一些理論經典,跑大學,跑工廠,跑機關,看大字報,找人聊,想探究“文革”與社會真實面貌。每晚則讀書與思考。我與王學友看書都習慣批畫,但兩人常常只帶一套書共用。于是,他畫他的,我畫我的。兩人畫書習慣有不同,很容易區分。他習慣將橫線畫在兩行字的中間,而我習慣緊貼上一行字畫線。我們的批畫有時會一致,兩條橫線畫在同一段話下面;有時則不一致,彼此側重不同。這種同異也常常成為我們討論的起點。 王學友的父親是社科界一位資深學者,解放初期舉家從國外歸來時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歡迎。他的專長是西方哲學,家中存書很多,一半是外文原版書,我讀不了,還有一半是中文書,這就成了我第一個借用的“家庭圖書館”。我向王伯伯借過不少書,也常常和他討論哲學。他戴著眼鏡,笑瞇瞇的,很愿意和我對談。作為在“文革”中被批判的對象,能夠有一個跨代的哲學對話者,似乎使他很有些興奮。常常談得時間長了,還要留我吃飯,飯后接著談。我對克爾愷郭爾、海德格爾、薩特等人哲學的興趣,始于與他的交談。他那帶有外地口音、不時夾雜幾個外語單詞的普通話很溫潤,很哲學。 我不能在北京圖書館借書,卻在這個“家庭圖書館”找到了借書的條件。如果說王學友家的藏書成了我的第一個“家庭圖書館”,接著我發現了第二個。這是我的另一個同班男生,在此不得不披露全名,他叫李向南。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中,主人公就直接取用了“李向南”這三個字。我寫小說,給人物起名一向鄭重其事,名字起得好,符合人物性格,叫得響,對作品攸關重大。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勇敢地面對挫折 文/高天穎 成長之路沒有寬闊平坦的大路,只有那彎彎曲曲、充滿坎坷的小道。成長中有傷心、委屈、殘酷、收獲、挫折…… 我在體育課上被老師批評了。原因是這樣的,五年級要練習排球,所以我們在體育課上練習向下壓球。我總以為自己的動作是對的,卻沒有注意到其他同學的動作和我不一樣,我就一直這樣自己拍著、練著。老師在巡視到我這邊時,忍不住哼了一聲,眼睛瞇了起來,嘴巴撇到了一邊,刻薄的話語從牙縫里擠了出來:“喲,這個小姑娘做得難看哩!”我腦子里搜索著一切錯誤的動作,壓球也做得更賣力了。老師見我不會做,便拿了一個球示范給我看,但我還是原封不動地做著錯誤動作,老師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轉身走了。原來,壓球的時候,要求手腕在上下搖擺,手臂是在小幅度搖動,但我的動作是手腕絲毫不動,手臂卻在大幅度擺動,我的動作簡直就像在打氣,難怪老師要批評我。我將眼淚擦干,重拾信心練起來。 晚上一做完作業,我便拿了個皮球練習起來,早上的時間也不放過,常常練到腰酸背痛才休息。我這樣做,只是想證明給老師看:我也能做到!終于盼來了體育課,老師特意走到我身邊看我的動作,我已經學會了,老師夸獎說:“嗯,對,就這樣做,很好!” 要勇敢地面對挫折!像小小蠶蛹,在繭里掙扎。它在成長的同時,也承受著成長的痛楚和煎熬,然而當它最終破繭而出,化成一只美麗的蝴蝶,換來的是艷羨的目光和滿意的微笑。 面對發燒 文/潘稚言 最近,病毒重整旗鼓,卷土重來。而我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進攻打得措手不及,接著同學們紛紛“倒下”。我也難以幸免,被身邊帶病的同學“感染”,發了低燒,可是沒過半天,強有力的“援軍”——藥物一來,病毒便潰不成軍。經過這次教訓,我每天注意保暖、飲食、鍛煉。可是這病毒像小狗似的很“喜歡”我,像影子一樣跟隨我,沒康復幾天,我又一次倒下了,而且變本加厲。 星期二早上一醒來,我覺得眼皮好沉,睜也睜不開來,渾身都像貼了暖寶寶,嘴巴、鼻子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噴火,頭痛得更是覺得有一只螞蟻在腦子里鉆來鉆去。于是,我就想請假一天,可是媽媽不同意,這時我就耍起小性子來了,死活懶著不肯起床,一向刀子嘴豆腐心的媽媽過一會兒就讓步了。 晚上,媽媽下班回家告訴我:“姚澤宇發燒40攝氏度,照樣上完了所有的課才回家,而施君暉夜里嘔吐數次,也堅持上課。”我聽后油然而生一股慚愧與敬佩之情。老師常這么說:“現在我們班很多人都巴不得發燒,這樣有充足的理由在家消磨時光,也不想來上學。” 從發燒這件事,就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學習態度和目標,施君暉、姚澤宇……他們就是最好的榜樣。 勇敢面對,戰勝一切 文/陳冉昕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都將變成黑夜。但如稻草人一樣,有愛心卻不能行動,無疑是一件讓人悲傷的事情。”這句話出自葉圣陶爺爺的《稻草人》,它是我最喜歡的課外書之一,書里傳遞著愛和善良,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書中敘述了很多富有哲理性、生動有趣的故事,例如《瞎子和聾子》、《稻草人》……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聰明的野牛》。記得故事大意是:城里牛群邀請鄉下野牛去共同生活,一頭最聰明的野牛動身去了。到了城市,那頭野牛住了幾天,發現了很多奇怪的事,最后聰明的野牛幫助城里牛群逃離了險境,回到鄉下,開始了安逸、幸福的生活。 文中,那頭聰明的野牛在困難面前,不沖動、不畏懼,而是冷靜地思考、分析,想出了聰明、創新的好方法——在屠夫磨刀準備宰牛的時候,帶領城市的牛群“拔起腿來跑!往四面跑!”他的聲音給大家灌注了一股勇氣,城里的牛們立刻膽壯了。他們飛跑起來! “世界上地方多得很,你們只要拔起腿來跑,什么地方不能去?……你們不要以為只有在這里才能生活,世界上都是咱們生活的地方。”聰明的野牛總是喜歡這樣告訴城里的牛。仔細回味這句話,的確如此,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困難,會有許多疑惑,也許只有敢于嘗試、敢于創新,才能有所進步、有所收獲吧! 樂觀面對人生 文/汪永麗 我結婚那天,親朋好友都前來慶賀。晚上,客走賓散后,滿屋雜亂,杯盤狼藉,姐姐與姐夫幫著收拾屋子。 姐姐清理桌上、地上殘留的飲料瓶、水果皮等,還不時地停下來陪小侄女玩拍手游戲,甚至還饒有興致地拿起話筒,母女倆同唱《忐忑》,聽著她們“嘰里哇拉”地亂叫一通,我直笑到淚流出眼眶。 姐夫負責將垃圾裝包后,丟到外面的垃圾桶里。有不懂事的小孩子將嚼過的口香糖隨意吐在地上,被踩過之后,不易清掃。姐夫找來小刀,一點一點地將口香糖鏟除掉。姐夫做事的時候,還將手機里的音樂開著,都是些上世紀80年代流行的歌曲,我聽得皺眉,姐夫卻沉醉得搖頭晃腦。 我想,這哪是我結婚啊,這分明是姐姐一家享受天倫之樂的幸福場所。 其實,姐姐家的生活沒有看上去這樣樂觀,婚后的他們急于賺錢養家,投資不慎,不僅賠上了所有的積蓄,而且還因此欠下了很大的一筆債。但是,他們并沒有沉淪下去,依舊充滿笑容地面對每一天的生活。他們的生活方式好比彈鋼琴,面對眼前的黑鍵和白鍵,總不能只觸黑鍵不觸白鍵。真正精彩的人生,是黑白交錯,互相侵消,互相滲透的。 >>>更多美文:好文章
我一般早上八九點起床,醒來則要早一些。女兒很乖,她起床大都在八點前后,也不鬧,常常給她媽講夜里做的夢。那聲音很好聽,我邊睡邊聽,一般都不打擾她們。等她們關上門出去,我又可以靜靜地躺上一陣,有時便又睡回去了,直到九點多。大部分的時候,我會靜靜地想些快樂的事,想些今天要做的事情,然后在睡意全無的時候起來。 除了星期一要準八點起來到單位開例會,平時我不用坐班,我可以享受著這種不急不慢的日常生活。一般來說,我都是睡到自然醒的,這對我似乎格外重要,因為自然醒意味著一早就精神抖擻,心情愉悅。現在想起來,以前的我往往比較憂郁,但到了城市之后,我反而開朗了,我的生活反而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透明。 我起了床,簡單洗漱后,便開始往單位散步。我習慣了這種漫步的上班生活。漫步是沒有時間限制的,它很自由,可快可慢。我不喜歡在上班高峰期趕路,路上不僅車多,人多,像螻蟻一樣,而且亂,車子行人都是行色匆匆,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頓時讓人感到了生計的脅迫與艱難,讓人格外郁悶。實際上也不過半個多一個小時的時差,大路上便不再有急匆匆的行人與車輛,大家都顯得悠悠然,陶陶然的樣子。 我家就在離單位不遠的西湖公園邊上,到單位也就十來分鐘的路程,路上古木參天,綠葉成蔭,兩旁都是花花草草,有許多值得細看的風景。我慢悠悠地走,可以想,可以看,可以聽,這是一種非常享受的狀態。有時,我便中途停下,在那家心儀的小吃店吃上一碗熱乎乎的小吃,然后心滿意足地走去單位。去單位并不是為了上班,而是我樂意把單位當作書房。在家里我不習慣創作,除了晚上,而在靜悄悄的單位,我白天就可以輕松地進入一種創作的狀態。 沒吃飯的時候,我會到單位門口買上一塊面包,一瓶豆漿或者豆奶,拎到辦公室慢慢享用。然后關上門,打開電腦,看一看,想一想,想寫的時候便寫一點,不想寫的時候就起來轉一轉,到同事的辦公室喝茶聊天。大多數的時候,因為有稿債,便挖空心思去完成,只求對得起自己。寫得順的時候,便全神貫注地寫;寫不下去的時候,也不強求,先玩一玩,聊一聊,等著下午回家或第二天再說。 我曾經給不少朋友寫過評論和序,當時,我覺得并不難,因為那時我還年輕。而今,我也到了不惑之年,對這些事已經越來越覺得吃力,因此也越來越不喜歡稿債。我只喜歡隨心所欲地去寫自己認為要寫的東西,而對被約被逼的東西了無興趣,也寫不好,因此,我也開始了不顧人情顏面的冷淡,這是我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我這個人是重情義的,也性情,我最不愛看到的就是這種虛偽的事情。因為文債,因為不愿意,人便會托辭,會找藉口,會說謊,這是非常可怕的。因小失大,壞事往往就這樣從小變大,讓人越陷越深,越走越遠。因此,我干脆就一并拒絕了這種稿債。這樣,我終于把自己解放了出來。 就像開會一樣,實際上也并沒有那么多重要的會議,之所以重要,都是因為你自己死要面子造成的。你不去,地球不照樣轉?所以我拒絕了一切可有可無的會議,包括筆會、研討會。何必非要露那個臉呢?何必非要混個臉熟呢?文學說到底是用作品說話的,熟不熟又有什么關系?更何況,一想到那么多虛假的臉孔,你心情只會更糟。我的經驗告訴我,人只要一扎堆,虛假便要出來。群體中的人是最虛偽的,只有個體的存在才是真實的。你仔細看看那名目繁多的會議,不就是名利場嗎?一個個都顯得那么虛假,那么不真實。特別是坐在臺上與前排的那些人,他們的樣子是本相嗎?他們說的話是真話嗎? 不開會,我的日常生活便輕松了許多。這些勞什子的“露臉工程”其實是很折磨人與浪費時間的,因為要看別人的行色,要握手拍肩,要噓寒問暖,要強裝顏笑,還要裝出一副正兒八經的君子樣,要裝出比別人都牛逼的神氣。看到不順眼的人和事,你還要生悶氣;聽那些無聊的胡說八道,自賣自夸,你更只有憋氣,真是何苦來呢?不去了,一切如常,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你的心是愉悅的,是安靜的,這才是你需要的狀態。 時間是你的,路在自己腳下,誰也沒有強求你,不是嗎?凡事都不要為難自己,人活著本來就夠脆弱的,何必自討苦吃,自尋煩惱呢?你不去便不去了,無論你多么重要,無論你多么顯赫,難道一個大會沒有你就不要開了嗎?所以,不要太自以為是,你只不過是其中一員,也不過是一個過客而矣。 宴會也是如此,你不想去,不去便是;你不想見人,不見就是。誰又能把你怎樣?誰又一定缺不了你?這樣想的時候,你便再也不會疲于奔命,疲于應付,你只會感到一種輕松與自在,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自由。你從此便會游刃有余,心情舒暢。 這下,你的時間便寬裕得用不完了,沒有了勞什子的會議與名目繁多的應酬,你的白天與夜晚便空得像一面鏡子,鏡子里只剩下了你自己。 沒有應酬,我中午晚上便回家。妻子天天在家,做好了飯等我,我只等吃飯。這樣的分工讓我格外受用,我從來不用自己買菜做飯,洗衣洗碗,也不用為家務和接送小孩發愁,我只為自己的事考慮,只為家庭的開支考慮就行。我不得不承認,這種分工對我來說是何等幸福的事情,要是也讓我和年輕人一樣來個AA制,來個不問青紅皂白的“自由平等”,那我肯定要郁悶死的。 我慶幸的是,我幸運地找了一個符合我心意的太太,她的勤勞能干正是一個客家女人最好的體現。我的生活注定有著太多的慵懶,因為沒有過多的追求。吃完午飯,看一會電視,便開始一成不變的午休。下午沒事,午休一覺也是自然醒,常常便睡到三四點。有時,同事朋友會邀我打球,我便在睡醒后又到單位的乒乓球室好好地出出汗,這既可見朋友,又可鍛煉身體,算是很快樂的一件事。 沒有打球的時候,我常常便繼續上午的工作,或者寫點東西,或者上上網,或者練練書法,當然,更閑的時候也可以出去見見搞收藏的朋友,聊聊收藏。下午的工作和晚上的工作大多類同,但晚上偶爾還會有宴會,有散步,有訪友,也還有電視。宴會是為好朋友預備的,或者老鄉,或者志同道合的哥們,對于那些太陌生太累太假的應酬,我已經學會了拒絕。有舍有得,舍棄了偽裝與面具,得到的便是舒心與快樂。訪友也是如此,與喜歡的人在一起,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那便是一種收益,一種自在。 想喝酒的時候,邀上幾個好友,敞開心扉暢飲,大聲說笑。不想喝酒的時候,吃吃稀飯,吃吃咸菜,喝喝清茶,散散步,看看電視。散步的地方也很多,但常常是陪女兒去的,地點也基本由女兒定。近在咫尺的有西湖和左海,稍遠一點的有東街口和三坊七巷,再遠一點便是五一廣場和閩江邊的公園。也有不少的時候,我們去劇院看戲,看電影,或者干脆逛街逛商店……因為有個活潑可愛的女兒,這樣的散步便顯得家常,顯得溫馨。我喜歡陪著她們,看著她們,在她們的歡樂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安慰。回到家里,電視便是無所事事時最好的消遣。電視里有體育比賽,有“探索發現”,有動物世界,有經典名片……從一家子,到一個人,夜深人靜,靜靜地欣賞,真不失為一種享受。 有時我想,我的手機常常一天也不會響兩次,這也是讓我的生活如魚得水的重要因由。所以,我午休時一般是不關機的,當然,如果我覺得這個午休很重要,需要好好睡一覺,那我也會毫不客氣地關機,直到三四點醒來。至于晚上睡覺,我一般不超過十二點,除非有重大體育賽事或精彩絕倫的電視劇。我沒有下半夜寫作的習慣,更沒有應酬到下半夜的嗜好。因此上床前,手機是一定要關的,因為開機也不會有人打給我。 我的生活大體上便是如此,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沒有波瀾壯闊,沒有驚天動地,甚至規律得有點呆板,但我感到了舒心適意,感到了那種平凡中的幸福。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OX115CEF15WHJEFE98